2015年11月11日,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組織專家,對海灣環境承擔的交通部水運工程標準項目子課題《吸附型碼頭油氣回收處理單元工藝技術機主要參數研究》召開了課題預審會。會議在海灣環境公司召開,來自交通部、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中交水運規劃設計院、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中國船級社等單位的領導及專家出席了會議。
上世紀90年代歐美部分國家碼頭已經開展了油氣回收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環境、經濟效益。我國盡管開展了部分碼頭油氣回收工程設計施工工作,但多數沿用參考國外的實例和相關技術要求,國內缺乏相關技術、施工、驗收標準規范。近年來,國家日益重視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為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目標,建設資源友好型社會,落實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在原油成品油碼頭積極開展油氣回收治理”的要求,需要對碼頭油氣回收設施建設提出技術規范要求。
2014年12月,交通部水運局下發《關于批復水運工程標準項目<碼頭油氣回收設施建設技術規范>工作大綱的函》(水運技術函[2014]317號),同意以交通部科學研究院牽頭開展技術規范的制定工作。鑒于海灣公司在油氣回收和工業VOCs領域的領先地位,海灣環境作為主要技術支持方, 參與技術規范的編制,并獨立完成第三子課題《吸附型碼頭油氣回收處理單元工藝技術主要參數研究》的研究工作。
會上,各位專家認真聽取了海灣環境的課題匯報,對技術研究報告以及中化舟山原油碼頭示范工作給予了積極肯定和高度評價,并對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修改完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