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行業首個團體標準《環境保護設施運營單位運營服務能力要求》(T/CAPEI2-2016)發布實施,海灣環境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參編單位,全程參與了標準的編制工作。該標準從提升運營管理規范化、科學化的角度出發,明確服務能力、規范和要求,引導運營單位完善管理體系,提高服務質量。
隨著環境污染治理第三方模式的推進,環保設施的專業化、市場化運營正在成為環保產業的重要領域,服務業在產業中的比重不斷提升,其發展不僅為企業帶來了持續穩定的市場空間,更是對污染治理設施的穩定運行、水平提升影響深遠。
2014年,環境保護部根據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國發〔2014〕5號)的要求,取消了“環境保護(污染治理)設施運營單位甲級資質認定”。這一行政許可取消后,加快了項目審批進程,促進了環保第三方治理的發展。但是,整體而言,行業存在服務能力參差不齊,評價體系不健全,運營措施改進和投入滯后于行業發展的新要求等問題。為此,包括環境主管部門在內的社會各界,對相關行業企業規范科學發展,有著很強的訴求。
在此背景下,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聯合北控水務、桑德環境、中鋼天澄、北京雪迪龍、聚光科技、海灣環境等多家行業龍頭企業,起草發布了《環境保護設施運營單位運營服務能力要求》。
該標準將環境設施運營服務分為生活廢污水處理、工業廢水處理、除塵脫硫脫硝、工業廢氣處理、固體廢物處理和自動監控六大類,從對運營單位的軟硬件設施保障,管理體系持續改進,預警應急體系建設、運營業績等多個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能夠幫助運營單位完善管理體系,提高服務質量。該標準不僅對項目建設提出規范化要求,更強調了對建成項目運行績效的評估,將促進整個環保產業的健康、良性發展。